再看《微小说与小小说》第四篇《打富济贫》。
没有任何艺术加工,就是单位上真人真事的直接记录。
打富济贫
上世纪80年代,学校发工资尚是由总务处发现金,时间一到,全校教师、职员、工友百来号人,都拥到约十平米的总务处,找已是老大娘的王总务领取。 王老大娘戴着老花镜,口中念念叨叨地数票子。
有一中年男教师,身形瘦小,被王老大娘发现居然敢来领第二次。
“喂喂喂,没有对啊,你好像领了一样?”
“我领了?我签字在哪里?” “……这个,这个,这个人人靠自觉,签名不签名,反正领了的我知道。”
想了想,王老大娘补充道:“我干总务几十年了,我就要退休了。你赶快退我!大家都是靠工资吃饭。”
“我没有多领!”那个领两次的神色如常。
王老大娘工资暂停发放,托人请来领导,叫来已领工资的教职工们,当众清点剩下的工资,果然刚好差了那个人的工资。领导、教职工都盯住那人。
领两次的神色如常。
一个刚从师范学校分配来的像学生一样的女教师为领两次的的无耻所激怒,愤然说道:“你怎么没有领?你就在我前面领的,当时我还感到奇怪:怎么只有你不签字?”
小女孩说着,由于气愤,颤抖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领两次的。
领两次的面不改色心不跳,似乎已经思考成熟,断然说道:“我打富济贫!”
说完把刚领的钱掷到王老大娘的办公桌上。
从这篇就可以看出,“事实即真理”而不是真理即事实。
还可以看出,人物并非典型化,因为教师里的败类人数少,根本不能代表教师。
最后,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短篇小说的观念。
落后于时代的小说应该是没有什么价值,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读。
责任编辑: